导言
人心如良苗,得养乃兹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
——清·萧抡谓
书,是人类通向美好的道路,书,是清新的风,带给我们心旷神怡的享受,书,是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在冬天带来阳光,书,是最美丽的。背一篇离骚,丘壑苍茫;诵一本诗经,唇齿留香;读一本杂志,周游世界;看一本历史,穿越古今……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无聊,有书读的日子真好!四川省李笑非名校长鼎兴工作室的成员们在思考和谋划各自学校发展大计的同时,也在翰墨书香里找寻教育的真谛和未来的方向,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书香世界与诗意远方。
求知求新:再思育人的本源与趋势
阅读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
阅读者:工作室领衔人、九州平台校长 李笑非
品读感悟
刚做教师时,十分喜欢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儿童科学教育、以真心换真心、让学生找教育方法等,对我的课堂教学、学生教育、班级管理、专业储备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可以说虽未见其人,但已是吾师。作为校长,再次拜读,更是心潮澎湃,钦佩不已。“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从中国土地生长出来的教育实践,因此,我们做教育,不仅要从行动上践行生活教育,更要看到生活教育的来源,从而指导更多教育的施行、开辟。“创生新知,开辟新域”,教育既要固本,也要求新。如果把“生活教育”看做泥土,那么“创生新知”便是养分。如今科技引领未来、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背景更是要求我们的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学校,我们的教育也应是创新发展的教育。
“国家有一块未开化的土地,有一个未受教育的人民,都是由于我们没尽到责任”,越是深入,越能感受到人民教育家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作为教育人的我们,也应努力站上时代的制高点,目及远方,心有家国,爱满天下,用毕生所学,践行教育初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教育的价值追求: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已
阅读书目:《学校转型》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眉山市东坡区苏辙中学校长 杨勇
品读感悟
“当我们走过一片森林,只会感叹森林的壮观,却对每棵树的情况语焉不详。”这是这本书带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我们过去只关注学校办得好,但对每名学生发展得好不好缺乏关注。但是,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力通过竞争去实现优胜劣汰,而是要发现每棵树独特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
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我们不停地跑,争取领先,但是总有一刻需要停下来想一想:这条路是通向梦想还是通向深渊?”真正的教育不仅应该具有效率和效益,更重要是要具有灵魂,具有坚定而明确的价值追求。使命与责任赋予教育以高度和灵魂
核心动力:新时代学校治理中的人性化管理
阅读书目:《管理百年》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广汉中学实验学校校长 凌明川
品读感悟
《管理百年》是一本将真实生活写进历史的书籍,对每一位学习管理学理论和实践的人来说都具有极高的价值。它不仅梳理了20世纪这个管理黄金时代中管理理论及实践的清晰脉络,还昭示着管理未来的重要谋略。作为新时代下的中小学治理,在学习和借鉴这一部现代管理学史的过程中,特别理应推崇的是人性化管理。
人性化管理是指在研究人们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采用非强制方法,在人们心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从而把学校意志转变为人们自觉行为的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人性化管理实质上是学校制度管理的补充、完善,是管理方法的更高升华。
让心静下来阅读
阅读书目:《人间词话》、《阅读的盛宴》、《谈谈老书》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绵阳中学育才学校校长 孙昌均
品读感悟
翻开《人间词话》(王国维著),这是一本大学一直想看的书,这本书太深奥,耐着性子一字一句读,看完时,半个月已过去。最喜欢王国维先生三境界,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为万事开始。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渐入佳境,也是我办学阶段。第三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事成功就,万事圆满阶段。先生读诗词极度认真,学识渊博,点评之语深刻隽永,乃成人间词话。实乃我辈学习敬仰。读书应追求读精读细,不可囫囵吞枣。对书中之意,务必深入专研,不可断章取义。先生之静,实为学界第一人。
后读《阅读的盛宴》(石涛编),作者选编了几位爱书藏书之人的散文,文章大多浅显易懂,平淡无奇。但仔细读下来,无不为这一群爱书藏书之人折服,为他们一生一世读书藏书,莫名感动。特别读到A·罗森巴赫约《谈谈老书》,从他买第一本书开始,到成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藏家。作者为了一本书,锲而不舍,付出全部精力,热情心血;想想自己读书浅尝辄止,工作满足现状,做事不能专一,着实汗颜。
使我们痛苦的必使我们强大
阅读书目:《中国教育寻变》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攀枝花市实验学校校长 郭光恒
品读感悟
世界上从来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十一学校,仅此一所;李希贵,仅此一人,然其勇气、决心、智慧与方法却是照亮我们前行的灯塔。教育必须处于永恒的探索之中,教育也必须是发展的教育。正如泰戈尔所说:“不要以我们的所知限制儿童之未知,因为他们和你生活在不同的年代。”继续用工业时代的方法去教育今天的孩子,我们的学生未来将竞争不过机器。
打破固有的经验与传统,告别眼前的舒适与惰性,做一个教育的寻变者、开创者,不为别的,只为学生,只为未来!所有好的方法都应当学习借鉴,所有不合理的方法都应当改变。因为我们坚信:使我们痛苦的必使我们强大。
过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阅读书目:《原则》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甘孜州教育督导办公室主任 刘志
品读感悟
带着跳出教育看教育的思考,桥水基金的创始人瑞·达利欧所著《原则》一书中分享的内容值得教育工作者学习。如书中所言,作者一生中学到的最中的东西是一种以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它帮助作者发现真相是什么,并据此如何行动。这对比较茫然的中学生意义重大,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时首先应该让他们自己建立原则,这样做决策才有了标准,“正确的失败”后才有了反思的方向。同时,看问题的角度应该从“我知道我是对的”变成“我怎么知道我是对的?”用谦逊平衡勇敢,这点对年轻人是至关重要的。人们对未来普遍迷茫的原因是不懂得最重要的事情并不是预知未来,而是知道在每一个时间点上如何针对可获得的信息做出合理的回应。等等……
拨开云雾,遇见阳光和美好
阅读书目:《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甘孜州九龙县沙坪中学校长 宋廷方
品读感悟
“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是以立德树人作为基本导向,以学科核心素养作为理论架构和单元教学设计的出发点,通过教学改进指向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是为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而开展的研究。
通过本书阅读,我对改进当前学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方向更加明晰,增强了我们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长期以来,民族地区的教育教学改革始终困难重重。传统满堂灌、机械记忆、教书与育人分离,教学就是教书本知识的现象非常普遍。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于低位水平,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教师缺乏成就感。我们需在全面调研,深入学习理解的基础上采取个别试点,分步推进的策略,推动民族地区课堂教学改革,提升办学水平。
“向死而生”
阅读书目:《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 崇州市江源中学校校长 刘中立
品读感悟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是我几年前读过的一本书,作者“伯爵在城堡”原名程浩,20岁离世,该书是他的家人在他离世后整理出版的。这本书及作者程浩给我的启示就是:向死而生。程浩从来没有上过学,11岁时,他已不能坐,常常几个月不出一次门。是阅读和写作拯救了他。他在自己的一方斗室中,刻苦地阅读。读书写字,让他完成了对生命的救赎,这个向死而生的年轻人,他短暂的一生,他有力、质朴、真诚、诙谐、温暖的文字,有更深更远的意义,他对命运的接纳,对不幸的宽容……年纪轻轻,却让人感受到他从容的生活态度、强大的内心世界。
亲爱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既热烈又恬静,既深刻又朴素,既温柔又高傲,既微妙又率直的教育人。守住一片心灵的宁静,在爱的真谛中延伸生命,在无悔的付出中聆听爱的回声……
共情,与爱同行
阅读书目:《共情的力量:情商高的人,如何抚慰受伤的灵魂》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成都市西北中学外国语学校校长 王国贤
品读感悟
我们每个人都有共情的潜能,“共情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力量”,通过共情,能够提升自己,改善家庭关系、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各种人际关系,为自己和他人创设一个温馨优雅的心理生态环境。2020年1月,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社会陷入恐惧与焦虑之中。不能出门、不能与朋友聚会,师生不能到校上课……较长时间的抗疫过程与“闭关修炼”,一些人很是“受伤”,陷入到了深深地抑郁与无望中,新闻中出现的青少年学生跳楼自杀等极端事件高于往年同期……如何让每个生命都能展示出“向上的力量”,如何用“心灵钥匙”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锁”,带着这样的思考读完《共情的力量》,收获颇丰。共情之路,从痛苦中抽脱,从绝望里重生,从怨恨里剥离,对生活充满希望,对困难充满信心,克服恐惧,重塑“爱”情……
尊重个人价值 创造最有效的教育
阅读书目:《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中学校副校长 王英
品读感悟
“一切有效的教育都是自我教育,唯有当你的灵魂足以成为你自己的导师之时,你才是真正走在你自己的路上了。”这话让人深思。“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每个人都理应在唯一的一次人生中实现这个自我的价值,只要严格地贯彻他的唯一性,他就是美而可观的,每个人在自身中都载负着一种具有创造力的独特性,以作为他的生存的核心。”如果教育者能够理解并认同这样的价值观,就不会对“后进生”和“调皮生”苦恼了,因为他们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小草和大树,都是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会寻找适宜这些孩子的教育方式而教育之,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对个人价值的尊重是尼采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
重塑教师的内心世界
阅读书目:《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德阳市金沙江路学校校长 石建刚
品读感悟
作者每一章节都用诗歌引入,用大量扎实的理论基础做观点说明,同时凭借其30余年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超绝的文学修养,列举现实教育教学中的经典案例,让很多珍贵的理念得以梳理而出。对每个章节的细品,都让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作为一名基层学校的校长,我的很多经历与感悟都能从这本书中得到认同,这让我倍感亲切与感动。
全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教师自身的内心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即教师如何感知和直面自己的内心世界,并且如何完成自我认同与现实教学的融合。本书用深刻的话语向我们一再揭示了一个理念:教师的内心需求和自我认同是一切教学勇气的源头,教师的心灵彻底打开时,整个世界就是我们的教室,教与学的潜力无所不在,爱也无所不在,在这个教室中,我们只需开放心灵成为真正的自己。
“教育韵律”
——渲染、精确和概括化成就孩子的未来
阅读书目:《教育的目的》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四川韦斯顿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原成都市温江区王府外国语学校校长 郑白群
品读感悟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中深刻揭示了儿童成长的阶段和学习道路。他提出“教育韵律”——渲染(游戏)、精确(掌握)和概括化(抽象),认为这三者不断统合而非序列地排列。他提倡在小学和初中以观点的渲染和游戏为主,精确和掌握的发展始于高中,而抽象和概括则为大学时期的焦点,学校若脱离这一大致的计划,将违背学习的自然韵律。显然,这是夸美纽斯提出的自然适应性原则的延伸,它有益于教师认识不同时期的学生学习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值得我们深深体悟。
我们在谈论教育的目的时,很多是指向着未来结果的。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结果和教育的目的绝对是两回事。这点我们通过阅读怀特海的《教育的目的》即可获知。怀特海告诉我们,教育改革,应该改掉那些束缚人的心灵而无活力的教育制度为目的。教育部制定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规划纲要》,期中所表露的许多思路皆旨在对教育制度除旧布新,这才是教育改革方向所在。
在教育的世界里,生命理应找到生长的力量
阅读书目:《教育常识》
阅读者:工作室成员、成都市新都区毗河初级中学校校长 黄旭阳
品读感悟
从开篇就被李先生简单而质朴的话语吸引,然后如饥似渴的读了第一遍,对先生在序中这样说:“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阅读中我始终在反思自己近年来的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过程中遭遇的事件,品悟先生哲思的同时不断自我省思。
面对教育的限度和人生的限度,教育者当在悲观中执着前行,对最终能够走到的终点,在超脱中保持淡定和从容。我心中的教育是温暖的、审慎的、宽大的。在教育的世界里,生命理应找到生长的力量。在这里,每个人都能“明自我”、“明他人”、“明环境”,获得生命自觉,实现自我的解放,成为更好的自己。
结语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宠辱不惊,闲看书卷奥秘,去留无意,漫随书卷人生。阅书,读己,追随心灵的净土!让我们一起翻开手中的书,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成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诗与远方跃然眼前。
END
版权所有:九州平台 技术支持: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