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坚决防止侵害群众利益行为,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政策的落实一方面要减轻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要将阻碍教育公平、影响考试评价结果真实性的因素着手解决。可见,“双减”的核心是让教育真正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让老百姓真切享受到教育改革的成果。
“双减”减的是负担,增的是素养
被过重的作业负担和良莠不齐的校外托管班、培训班所拉扯的中小学生,不仅负担太重影响正常学习,身心健康更难以保障。“双减”让中小学生从不合理的、过重的学习负担中解放出来,让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更多可能去关注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减负不是减去负担,而是减去过重的负担;减负不是让人不努力学习,而是让人养成学习需要的自动学习能力;通过这个减法,学生拥有更多的时间不是用来挥霍浪费,而是要更加珍惜。“双减”推进让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们拥有了较多自主安排的时间,这样既可检验个人是否拥有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也能看到自我是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品质。“双减”减的是负担,增的是素养,即学生要养成自律的好习惯,做好自我管理,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做好规划,科学学习,脚踏实地,涵养学识,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加强社会实践,努力实现个人健康成长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双减”减的是数量,增的是质量
当下,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关停,学生过重作业负担的减轻,课后延时服务的增加,都在向学校要“加法”。落实“双减”政策,源头在学校,成效也在学校,需要学校提升质量、降低数量,因材施教、因校制宜,最终实现学校整体育人水平的提升。学校落实“双减”政策,重点“减”在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考试压力,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等痼疾;而“双减”的“增”,主要在质量和效率上下功夫。针对“双减”,学校提出了“三提升、三加强”,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作业效能,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学生学习指导,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学校在增质时,要不断培养教师的教育情怀,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只有真正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内心充盈的学生;要引领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改革的有效路径,研究教法,指导学法;要在课后服务的内容、形式、实施和保障上发力,注重为学生提供多元选择,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的课后学习变得丰富而有意义。只有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守好学校教育主阵地,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同时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形成教育联盟,做强做优学校教育,才能让学生真正回归校园。
“双减”减的是焦虑,增的是责任
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个人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在催生着家长的教育焦虑。“双减”需要家长减少焦虑,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首先,家庭教育要有正确的理念和方法。家长常有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的思想,把超前学习、过度学习作为法宝,把起跑线当成了分数线,一味追求分数的高低,经常拿孩子与他人比较,而忽视了个体差异的存在,这本身就是有违教育规律的。超前的、过重的负担,不仅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长远发展,更是提前消耗孩子对未来的好奇。家长要充分认识到比分数更重要的是身心健康,比学业更重要的是愉快成长,要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特点和成长需要,切不可拔苗助长。另外,家长一定要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许多家长都存在过分依赖学校和培训机构的情况,而孩子成长中需要的情感、文化、环境等,都需要家长及更多的主体共同参与。家长要树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是你最重要的事业”的观念。“双减”后,孩子少了校外培训,减了过重负担,多了自主时间,家长要用心规划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与孩子多沟通,与孩子一起读书、学习、运动等,以丰富且有意义的家庭教育去引领孩子。三是家长要持续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自我持续的成长和进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在孩子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家长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加强学习,与时代同向同行,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引领孩子。
“双减”减的是校外过早的阶段衔接、过度的培训内容和校内过重的作业负担,“双减”关乎学生、学校、家庭,也关乎社会,它更是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做出的重要决策。学校在“双减”政策中担任育人主导,家长要履行“双减”政策落地的协同职责,学生始终是“双减”政策落地的核心与根本。“双减”如何减得“恰到好处”,增得“卓有成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既要让学生“减”得有成效,也不能让教育“增”出新问题。
版权所有:九州平台 技术支持: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