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在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承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寻求初中阶段开展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实施策略、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和特色品牌的建立,我校向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总课题组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课程建设研究》这一子课题,经总课题组评审,课题已批准立项。
2012年4月18日,阳光灿烂,惠风和畅,我校隆重地举行了子课题开题论证会。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总课题组副组长李锦韬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委会理事长、总课题组副组长姚文俊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总课题组副组长孙章存先生,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委会副秘书长,总课题组核心成员郝明达女士,文化部中国文化信息协会副秘书长、总课题组副组长黄俭先生,著名舞蹈表演艺术家陈爱莲女士,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主持人小鹿姐姐,四川省教育学会秘书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指导专家纪大海先生等专家和贵宾,子课题负责人杨斌校长和学校各部门负责人、部分教师出席了会议。开题论证会由李笑非副校长主持。
首先,由郝明达女士宣读了子课题立项书。接着,由杨斌校长就“为什么研究”、“研究什么”、“怎么研究”、“如何评估研究成效”、“我们已做的工作”五个方面,向专家作了汇报。杨斌校长从“研究的意义”、“我们的优势”、“研究的创新点”三方面阐明了我们“为什么研究”,提出了“培养师生欣赏、认同本民族文化的意识,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师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构建我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校本课程体系”等研究目标和“现状分析研究”、“实践策略研究”“保障措施研究”三方面的研究内容,指出了学校将采取“学习文献经验”、“开展教育实践”、“强化保障措施”、“确立阶段重点”等措施进行研究,并从“实践成效”、“经验成果”和“品牌创建”三个维度评估本课题的研究成效。同时,杨斌校长从“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必修课”、“校本选修课”三方面汇报了目前子课题的开展情况。
杨斌校长准确的阐释,详实的报告,形象的展示,将我校的课题研究情况作了具体的汇报,得到与会专家肯定。专家们指出,我校古朴、典雅,文化厚重又时尚现代,处处体现以人为本;开题报告对“为什么研究”认识深刻;把传承教育的主阵地放在课堂,保证了传承教育的落实同时也和我国正在推行的课程改革契合;从“实践成效”、“经验成果”和“品牌创建”三个维度评估研究成效颇具新意。同时专家们也指出,在传承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应该既重视全面普及,又突出重点、体现地域特色。
接下来,李锦韬先生、陈爱莲女士为学校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研究核心校”的牌匾。
在操场上,我校举行了“传我非遗文化 承我华夏血脉——非物质文化遗产校园传承活动”启动仪式,一千多名师生整齐排列,欢迎专家和贵宾的到来。我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室的小传承人——周砺怀着激动的心情与大家分享自己作为川剧变脸的小传承人的经历,并呼吁大家为保护我们的非遗文化而努力。作为许多同学的偶像,小鹿姐姐的发言引发了同学们一阵阵的欢呼。已有73岁高龄陈爱莲女士则是一边为大家讲解中西方舞蹈的差异,一边翩翩起舞,在舞蹈中让大家明白中国舞蹈的特点。艳丽的服饰,窈窕的身段,优美的舞姿,让在场的师生们佩服、感慨不已。
开题论证会在师生们的掌声中顺利结束。
版权所有:九州平台 技术支持: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