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徐悲鸿中学代表团来我校考察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 日期:2014-12-12 17:59:40 点击次数:7373
6月20日,重庆徐悲鸿中学李华敏副校长一行24人来校考察,杨斌校长及石敏主任、张新民主任、初三年级组长孙余老师向来宾介绍了学校相关情况。
杨斌校长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学校规模及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学生活动建设情况以及办学质量。学校被成都市教育局确定为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学校,正在进行“教师绩效考核和退出机制建设”试点工作。
他着重介绍了学校为了实现“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的核心价值观而实施的“领导力”课程建设情况,领导力课程着力培养学生的领导力、生存力和创造力。其中领导力的培养通过国家基础课程、校本选修课程、领导力与生涯规划课程和教育活动以及学校文化中的隐形课程来实现;生存力课程包括厨艺课、游泳各武术课、文明礼仪课、生命急救课等四个模块;创造力培养的课程主要是七个动手的课程(美食作品、艺术作品(剪纸、陶艺)、木工作品、精工或刺绣作品、机器人作品、项目策划和实施、模型(航模、海模、建筑模型)制作)和三个动脑的课程(创生型课堂构建、思维训练课堂、阅读计划)。目前校本选修课程每期80门,每门5讲。有力地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与爱好,提升了学生领导力素养。
他告诉来宾,2010年,学校申报的《创新型教师课堂素养提升研究》被确定为教育部规划课题。学校提出了建设“创生型课堂,培养创新型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以“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的学,师生在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产生新体验,形成新经验”的创生型课堂已初现端倪。今年,我校研究课题即将结题,阶段研究成果《论教师的课堂创新素养》发表于2011年第11期的《教育研究》,是当年唯一的基础教育类论文,该成果于今年荣获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同一课题的研究成果《创生型课堂的变革取向与实践探索》发表于2012年第8期的《课程·教材·教法》,在学界引起了较大反映,在全国成功注册 “创生型课堂”。目前,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创生型课堂深入开展。“云平台”建设及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为创生型课堂的构建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根本转变。“以课堂创生的智慧”为主题的三本课堂教学专著将于近期出版,在优势学科组的建设过程中稳步提升了教师专业素养。学校于2013年被成都市教育局确定为“未来学校建设试点学校”。
李华敏副校长感谢杨斌校长毫无保留地介绍,为徐悲鸿中学提供了丰富的借鉴。会后两校行政、后勤、教学、教研及德育部门人员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促进了两校的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