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课堂深层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我校课例研究第二天
通过学生的学来反观老师的教,这是王洁老师在第一天的课例研究中给我们提出来的教学研究途径和方法。重点在于本着学生表现、观看课堂形态、记录学生的学习活动,来研究教师的上课的有效性,这是全体研修教师在第一天所做的工作。
经过昨天一天的剖析研究,2011年12月2日,我们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研究。
八点半我们迎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相聚在一起,进行研究后的第二堂课展示。我们改进了昨天对学生的观察,更有有序、更有效。巫增金的展示课也有了很大的改观,实效性更强了,关注“亲情”,抒写“亲情”,集中、专一。
课下我们就马上准备了三分钟发言。老师们的发言中有:关注学生的提问、走近课堂观察、课堂观察课例研究的感受、观课体会。数学观课大多用数据说话前测效果、后测的数据变化……
发言的老师都说,只是3分钟时间太短,自己的想法说不完的。
3:20是全体教师会,在李笑非副校长的主持下,首先是两位老师说课,有谈感受,有谈设计。
随后语文备课组长作了《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改变 在改变中提升》的发言,数学备课组长作了《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的课堂观察报告》
会议的重点是王洁老师作的题为《透过课堂观察的老师专业学习》报告。
我们为什么要进行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什么,课堂观察要解决什么问题,课堂观察需要什么技术,我在课堂观察中应关注什么。
最后得出:观察“别人的课堂”,是为了“建设自己的课堂”;观察“老师的教”是为了“照顾学生的学”;观察“怎么教”其实是为了理解“教什么”;关注教学的有效是关心教师的成长。
课堂观察的背后应该是什么?
1、理论层面——进一步理清课堂观察中的基本关系。
2、技术层面——课堂观察的发展需要更为综合的视角。
3、实践层面——加强合作体的建设至关重要。
最后李校长谈了两点:一是大家都期待从实践走向理论,目前来看我们学校应该是从理论走向实践,在没有专家指导下的在教研组内的课例研究。二是为我们拥有又红又专的老师而高兴,期待——大家投入,充满了期待;勤奋——大家都非常勤奋,作为一个研究者的身份参与;专业——专业水平和专业精神。
两天的行动,收获满满,感慨多多,思索良久,可以用李校长的一句话来总结:让我们共同行动,让我们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
供稿:语文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