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
没有风
哪有起航的船
没有露珠
哪有折射出的光彩
没有沃土
哪有大树参天
· 开幕式 ·
7月17日,九州平台2019新教师培训大会在学校学术一厅拉开帷幕,此次培训为期五天。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彭涌局长、匡世联副局长、成都高新区教育发展中心李建萍主任、九州平台李笑非校长、邱兴华副校长、王岚副校长、石敏副校长及学校全体中层干部等参加了此次培训大会的开幕仪式及培训活动。
开幕仪式由九州平台王岚副校长主持,王岚副校长以“教育思想的盛会”高度定位此次培训活动,指出九州平台经过十一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成都市初中教育的一面旗帜,现在正是奔涌向前、劈波斩浪的大好时机。
彭涌局长在讲话中用“十年磨一剑”来概括九州平台十一年来的发展,高度赞扬了七初在传承成都七中的文脉中形成的办学特色,以及高位运行的态势。彭局长在讲话中对在座的教师表达了殷切的希望,希望老师们在新的历程中,养成学习的自觉性,着力提升专业技能,共同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成都高新区社区发展治理和社会事业局局长:彭涌
接着,李笑非校长为在座教师作了题为《我们追寻的教育》的讲座。李校长从成都七中的精神、成都七中的教师和学生,以及成都七中的教育引出“七初是什么”的问题,指出教育最困难的不是发明一种想法,而是将一种观念种入人心。谈到七初的教育特别注重学生素养的提升,聚集学生生命的成长,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社会担当。李校长从七初的教师形象、学生特质以及学校“是范”课程建设等方面呈现了九州平台追寻的教育。给在座教师一个鲜明而立体的“七初教育”印象。
▲成都七中副校长、九州平台校长:李笑非
篇 章 一
对话专家智慧
徜徉学术盛宴
0引言
感动,他们在迷途中点亮前行明灯;
领悟,他们在实践中闪耀教育智慧;
提升,他们在高位上孕育专业教师;
尔复我随,陟彼高岗。七初人,用真理修身,执著追求学问......
1成都七中老校长、成都教育学会会长:王志坚
成都七中王志坚老校长作了题为《学校教育:教育理念与行事标准——一所名校的“思与行”》的讲座。王志坚校长从教育、教学、学校三个维度系统诠释了成都七中领航发展的内涵,王校长说名校与非名校的差距不是收入不同,而是思维方式与行事标准的不同。王校长精彩的讲座引来会场一片热烈的掌声。
2成都大学教授:陈明华
来自成都大学的陈明华教授围绕《做一名有扎实学识的教师》展开讲座。陈教授博学儒雅,娓娓道来,陈老师说教师是一种专业化的职业,教师们要同力协心奠定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共建七初康庄大道。
3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刘裕权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裕权教授作了题为《对做好教育的新思考》的报告,刘老师说教育是“慢”的艺术、是“悟”的过程、是“体验”的过程,也是“遗憾”的艺术。他鼓励教师,应该以“相信和信仰”、“激情和行动”、“反思和坚持”,构建成功教育的桥梁。
4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张伟
四川师范大学张伟教授进行了题为《提高课堂质量的几个关键》的分享。提纲挈领的指出提高常态课堂质量需要满足的四个关键,以及对教育热词的解读,张老师深入浅出的细致分析,让在场教师醍醐灌顶。
5成都师范学院副教授:徐猛
成都师范学院徐猛教授睿智谐趣,看待问题敏锐独特,一针见血,整场讲座弥漫着欢乐的气氛。他以《教师的出路》为题,从数据分析入手,客观呈现出当前教师所面临的“出路”现状,进一步为教师的出路提出了“四大建议”、“三条见解”。
6成都七中校长、九州平台名誉校长:易国栋
成都七中易国栋校长以《成都七中的价值追求》为题,主要介绍了成都七中的办学思想、价值追求、培养目标等方面,展示了成都七中的教育发展现状,并对九州平台的未来发展表示出坚定地信心。
7成都七中教务处副主任:张学军
成都七中教务处副主任张学军老师由讲述自身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引出了讲座主题——《做一个好老师》。张老师从生与死之间悟出教育的真谛,教育的灵魂是热爱,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所拥有的教育情怀。张老师言辞恳切,真挚动人,张老师说:“真正的教育是让学生的眼中放出光来”,要用“教师自己的光点亮学生的光”。
8成都七中英语教研组长:刘钰
成都七中英语教研组长刘钰老师以时代对教师发展的诉求作为切入点,作了题为《教师发展,我们一直在路上》的专题讲座。强调信息技术在现代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详细阐释了教师发展整体设计和发展模型,知易行难,鼓励教师进行力学笃行。
9九州平台副校长:石敏
石敏副校长作了《让每一个生命因成长而精彩》专题报告,对具有七初特色的“德范课程”进行了系统而生动的介绍。蒙养之始,以德育为先,用德育增添学生的精彩,助力学生成才之路!
10九州平台副校长:王岚
王岚副校长作《业精于勤 行成于思--九州平台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专题报告,分享了七初学的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方面的教学实践与创新。回望昨天,思绪纷飞,感慨万千;立足今日,胸有成竹,信心百倍;展望未来,引吭高歌,一路欢笑。
11九州平台语文教研组长:唐霖勇
九州平台语文教研组长唐霖勇老师作《最初的梦想--致敬我们的11年!》专题报告,精彩的报告展示了七初语文教研组教学实践背后承载的精神内涵,犹如一坛香醇陈年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12九州平台数学教研组长:赖建勇
九州平台数学教研组长赖建勇老师作《团结 进取 奉献》专题报告,呈现出数学教研组教学过程中的严谨、科学、无懈可击的实践和对七初“高标准”的坚守。每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与团队协作,才能用有限的人生活出最大的格局。
13九州平台英语教研组长:吴晓霞
九州平台英语教研组长吴晓霞老师作《坚守、引领、共荣辱——英语教研组建设经验分享》专题报告,介绍了英语教研组对专业素养的极高要求,对专业教学的不懈奋斗以及对专业发展的细致规划,成长奋斗是一位教师一生的主题。
篇 章 二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引 言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学术盛宴中徜徉,让我们思想先行,与真理比邻,落实到课堂的实践中,才能让教学掷地有声......
百家争鸣
教师背后的付出,终究是为了在三尺讲台上呈现出能直达学生内心的课堂,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切教育智慧的共享——集体备课。7月20日,参与培训的所有教师按学科分为12小组,每一学科小组再围绕相同课题进行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阶段,各组老师各抒己见,新老教师的智慧相互交融、相互借鉴,以便博彩众长,备好一堂优质的课程。
课堂展示环节,每位老师在二十分钟内在讲台上尽情挥洒热情,或激昂澎湃,或诙谐幽默;或逻辑缜密,或别出心裁,展现出了每个老师独特的风采。
七初领导及老师参与评课,对集体智慧的结晶进行点评与总结,既是对课堂的重新审视,也是对教学发展的美好期望。
百花齐放
分组展示之后,九州平台全体领导及新教师开展了精彩纷呈的联欢晚会排练。晚19点30分,教师联欢晚会拉开了帷幕。晚会伊始,由综合一组带来的刚柔并济的太极拳,仙风鹤骨,赢得满堂彩。
紧接着,数学组带来了令人潸然泪下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全场老师都深受感动。
晚会进行中,有动人心弦的歌曲,有振奋人心的诗歌朗诵,有令人开怀大笑的小品,有婀娜多姿的舞蹈……临近晚会结束,语文组带来了古典歌舞《暖山》,李笑非校长即兴加入,将晚会推到了高潮,掌声连绵不绝。
最后,一首《明天会更好》带动了全场气氛,在温暖有爱的大合唱中结束了整场晚会。
结 语
河蚌久炼,孕育出璀璨的珍珠。九州平台将秉承成都七中的文脉,继续开拓前行,成都七中初中的新教师们也将奋进勃发,逐梦七初新征程,共圆“七初梦”!
附录:采撷点滴感动,谱写最美华章
7月21日,为期五天的暑期教师培训走向尾声,各小组在行政到组人员的带领下开展了组内的培训交流讨论。在分享活动中,各小组发挥学科特色,创新分享形式,情真意切地表达对培训的感悟。
语文组
语文组的老师们以“孕育——萌芽——破土——成长”为主题,讲述了一颗种子的生命历程。
徐文娟老师在分享感悟时动情的说道:“‘人’在李校长的眼中,那么鲜活那么闪亮,难怪七初的老师给我的印象总是阳光而充满朝气,他们教出来的学生,大多也是生龙活虎,多才多艺。”
廖猛老师用一份支持、一个理念、一种精神、一种专业、一种行动,五个“一”,对五天的学习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他认为:“理论再高,没有实践去验证,也不过是空中楼阁,海市盛楼,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拿出七中人的实干精神,去做。”
黄西林老师围绕“攀爬的姿态”这一主题,道出心中的感慨:“我们这几天,不管是争分夺秒的集体备课,抓住一切空隙的节目准备,还是鼓起勇气的第一次登台献艺,这些何尝不是一个个努力攀爬的身影。一路艰辛,也会有一路收获。”
数学组
数学组的老师们这一次用诗情画意的表达,分享这五天以来的点点滴滴......
梁圣翊老师说到:“有一种学习,没有参与,你不会知道其精彩纷呈;有一种平台,没有投入,你不会知道其兴往神之;有一种交流,没有融入,你不会知道其荡涤震撼;有一种对话,没有深入,你不会知道其沁人心脾。”
黄美琼老师这样看待此次培训:“与其说这是一次培训,不如说这是一次‘凝团队力量,创美好未来’的体验,一滴水飘不起纸片,大海上能航行轮船和军舰;一棵孤树不顶用,一片树林挡狂风;一支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徐娟老师认为:“七初的领导和老师们用爱、用心做教育,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来做,尽自己毕生力量把事业做到极致。”她提笔,写下了这样动人的诗篇:
东经104.082822°
北纬30.602079°
静谧、温暖、炽热的
巍巍学府毅力在此
2019的那个盛夏
我走进了您的怀抱
褐白相间的瓷砖
编织着教育的梦
葱葱郁郁的校园勾画着成才的遐想
蓝天下绿茵场上
我看到了一片生机
孕育着沉甸甸的希望等待着我们洒下辛勤的汗水
英语组
英语组围绕“遇见七初,遇见更好的自己”,畅谈培训所思、所想、所得......
赵青老师饱含激情说道:“我深深地热爱这种格局高远、永远积极向上、永远不知疲倦、永远有力量的集体,我爱这样的七初!七初,我想对你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我未来的样子都与你有关。”
钱洁老师更是用真情的笔触,为七初写下了三首动人的诗篇。
荣耀•成长
这谜一样的教育天地
是我久久仰望的难以企及的梦
在这满园的阴阴夏木里
让我始料未及,又满心欢喜
此后,七初于我
不再是耳闻,不再是过客
此后,我于七初
如一缕风对无尽芬芳的追随
追随,追随中创造
创造更加出色的自我与团队
追随,追随中憧憬
憧憬七初下一个十年的华章
追随,追随中成长
成长为“创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的中流砥柱
荣耀•责任
我以七初之光
燃起教育梦想的明灯
是灯塔,让千帆竞技有方向可依
是万盏灯火,温暖千家
引无数学子向人生理想一步步迈进
抵达不是终点
我们愿以梦为马,一苇以航
以七初荣光为荣,以十年闪耀为耀
砥砺前行,初心不忘
荣耀•奋进
极目远眺
有触手可及的美
万众瞩目的教育理念
赞不绝口的办学特色
这份荣光里,有所有七初人的
奋斗拼搏,热血情怀,风雨同舟
我们正融入这金色的海
让这宽容浩瀚的海洋,更加广阔
任凭鱼跃,飞鸟高翔
理化组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撼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理化组的老师们将初心与爱融入了分享......
任宝茂老师分享到:“这几天的培训,我深刻认识到:七初很大,大到学生可以走向世界,大到课程可以辐射天涯;七初很小,小到点点滴滴都是教育的篇章,落花有泪,滴水留情,从细微严谨的教育中感受生命的真善美。”
李源源老师在培训结束后,这样说道:“七初,是一所充满着情怀的学校,在这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着独立且先进的思想,在5天的培训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着老师们对工作、对生活、对同事的爱。”
黎洪老师慷慨激昂:“我会在今后的工作中,以七初精神作为自己的信仰,不忘自己选择师范,从事教育的初心,在“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的校训引领下,行为仪表、以德为范、智为泉涌、常教常新,打造最适宜学生的教育,提升人生价值,助力学校发展,引领学生成长,助推民族复兴。”
综合一组
综合一组囊括了政治心理、生物地理、体育组的教师们,他们以朗诵的方式,追寻着“人”的星辰大海。
李巍老师如是说:“几天的培训常常热泪盈眶。常常感动于七中全体老师坚守高尚的教育信仰。我们是什么?我们是老师,其实我们也只是一名普通的老师!可是我们的事业呢?我们是做教育。教育是什么?是追寻人的事业!”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每一个教育的故事都是爱的故事。漆龙老师通过培训回忆起了他的启蒙恩师,这是他与教育结缘的开始。即将退休的杨春华老师作为成都七中的家长,在听完报告后心潮澎湃,“感觉灯盏里即将熄灭的那根灯芯又燃起了一丝火苗”。
杨春华老师深有感触:“‘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李校的这句话让我反思良久,何玲老师的‘永远站在最前面’的先行垂范像鞭子举高落轻地打了我一下。张学军老师身患重病还‘一个喜欢课堂,一个渴望学生眼睛发光的人’的精神鼓舞着我,刘裕权教授说‘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偶尔亮,积极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我不能做消极的人,坐着静等退休。”
综合二组
综合二组的成员由音乐美术以及信息组的老师组成,他们用视频的方式,用技术的魅力,传达着他们的情思......
刘晓书老师认证这是他从教以来参与过“节奏最紧凑、内容最丰富、发言最积极、讨论最激烈、活动最精彩”的培训活动,累并快乐着,快乐并收获着,是大家共有的感受。
廖维老师这样谈到:“这次培训还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受,七初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是方方面面的,是有前瞻性的,深入到教育教学和课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实实在在的发挥信息技术的应用。”
任彬心老师走在教育的前沿,她说:“这些年,我一直在不断自我提升,同时尝试用自己方式上“美术课”。在有限的网络条件下,我一直尽自己所能,通过翻墙获取信息,给学生分享前沿艺术以及其他最新最有趣的知识,告诉他们这个世界都在发生什么,世界换个角度更加美丽。”
综合三组
综合三组由教辅组老师组成,他们以“奉献,成就梦想”为主题,再度回顾培训中那些动人的瞬间。
徐梦老师围绕关键词:“校风”、“奋斗”、“行动”、“坚持”、“幸福”、“大步向前”,分享五天以来的感悟,她说:“在七初,更加明白一切支持和帮助都替代不了自身的努力。在七初,更需要严格高标准的要求自己,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加油奋斗,在七初。”
有动情的感悟,更有激情的宣言。董超颖老师在培训中深有体会,她坚信“所有的光鲜亮丽,背后都有辛苦付出;所有的现世静好,背后都是咬牙坚持。只有不彷徨、不懒惰,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七初人。”
我们是传道授业的师者,是耕耘希望的教育者,我们希望自己是一朵小花,每一季都有花期,有坚定不移的信仰,有等待期许的未来,更有融入心灵的“审是迁善,模范群伦”的模样和力量。在七初这片赤诚之土上,我们每一个七初人正扬帆启航,蓄积力量,扶摇而上!
版权所有:九州平台 技术支持: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初中学校信息科技中心 备案序号: 蜀ICP备10018534号
学校地址:成都高新区天环街199号(天环校区) 成都高新区荟锦路63号(锦城校区) 邮政编码:610041